首页 >> 医院动态 >>卫生新闻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3年10月19日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已公布
详细内容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3年10月19日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已公布

时  间:2023年10月19日


地  点:国家卫生健康委2号楼新闻发布厅


主持人:胡强强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嘉  宾:薛海宁   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副司长


胡贺波   湖南省湘潭市市委副书记、市长


韩  丁   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


李为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胡强强: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今天的发布会也是国家卫生健康委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发布会的第十场。


首先向大家通报近期出台的卫生健康重要政策文件情况。


一是印发《患者安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利用三年时间进一步健全患者安全管理体系,及时消除医疗过程中以及医院环境中的各类风险,保障患者安全。


二是印发《关于促进医疗卫生机构支持托育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从开展订单签约服务、加强儿童照护指导、发挥中药特色优势等方面提出指导意见,推动各地托育服务规范发展,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


以上是近期情况通报。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体系的主体,近年来,公立医院改革发展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对持续改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可及性、防控重大疫情的、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我们做了大量探索和实践。


今天的发布会我们以“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介绍有关工作的推进情况。


出席本次发布会的嘉宾有:


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副司长薛海宁女士,


湖南省湘潭市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贺波先生,


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韩丁先生,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先生。


请大家一起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下面进入今天的现场提问环节,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请提问。


中国日报记者: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提供者,请问深化医改以来采取了哪些措施推动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


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副司长 薛海宁: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正向您刚才所讲的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我们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最终的目标还是要解决群众反映的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把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统筹谋划、高位推动。我们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改革的系统集成,狠抓政策的落地见效,全力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和高质量发展。


目前来看,各项改革的举措正在积极推进,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也正在持续改善。


一是大力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通过专家支援、技术平移、同质化管理等等举措,填补地方在肿瘤、儿科等重点疾病和重点专科方面的短板和弱项,通过这些措施,群众跨省跨区域就医的难题正在逐步缓解。


二是要提高基层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我们有序地推动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的建设,加快实施“千县工程”,健强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够获得适宜的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三是通过远程医疗,包括建设互联网医院、提供线上诊疗服务等等方式,用信息化的手段,把优质的医疗服务送到群众的身边。同时我们推进医学科技创新,促进成果转化,使科技的成果也不断地转化为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


四是以降药价为突破口,深化“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近年来,国家组织和开展了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医保药品的谈判议价等等,大幅度降低了药品和耗材的价格,也减轻了群众的医疗费用负担。同步也推动了医疗服务价格的动态调整、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务人员薪酬制度改革等等这样一些改革,推动公立医院建立公益性为导向的运行新机制。


五是加强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建设,逐步提高医保的保障水平。2020年到2022年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住院费用的政策范围内的报销比例分别提高了五个百分点左右。


六是加强医院的精细化管理,推动临床业务管理和经济管理的深度融合,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促进药品耗材的合理使用,开展同级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等等。通过以上举措进一步节约了患者的医疗费用。


同时在改革过程中我们也非常注重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通过预约诊疗,使预约时间更精准,减少患者的排队等候时间。通过门诊的一站式服务、日间手术、诊间结算、床头结算等等这样的举措,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减少患者和家属就医的奔波之苦。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模式,通过建立专科专病中心,实施多学科联合诊疗(MDT),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等等这些服务模式,让医护人员围着患者转,也让群众看病就医更安心、更放心。谢谢。


光明日报记者:


深化医改是一项综合性工作,牵扯的部门比较多,请问地方政府在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过程中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需要加强哪些支持?


湖南省湘潭市市委副书记、市长 胡贺波:


湘潭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医改工作,特别是公立医院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标准、系统地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应该说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其目的就是使之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的健康保障。我认为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我们也着力在这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医改工作的全面领导。我们把医改工作放在全局中的重要位置。市委把医改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政府把医改作为目标管理的重点内容。市委书记和市长担任医改领导小组的双组长,明确一位副市长全面分管医疗、医保、医药、医养等各项工作。同时我们还建立健全了医改办主任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医改过程中的难点、痛点和堵点问题,加强改革的系统集成。


二是要真金白银的投入。我们这两年在不新增政府隐性债务的前提下,通过预算安排、发行专项债以及其他政策性金融工具等多种手段,投入了近30亿元对公立医院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改造和提升,这样既解决了过去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同时也改善了人民群众的就医环境。


三是深化“三医联动”的改革。要释放改革的效能,因为这是一项系统工作,其中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理顺我们的医疗服务价格。特别是要重点优化护理、诊疗等体现劳务技术和知识价值的服务价格。去年11月份我们进行了医疗服务价格的调整,我们对体现价值的69项调增了,同时我们也对一些检查检验的价格调减了。比如说护理方面,我们的一级护理价格由25元提到了35元,二级护理由12元提高到20元,三级护理由8元钱提到10元。比如说骨折的手法整复术,这是一个技术含量比较高的,我们过去是130元,我们提高到了1000元。还有一些关节脱位手法整复术,过去是260元,提高到500元。我们通过努力,到今年8月份整个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收入占比已经达到了35.03%,同比提高了2.52个百分点,所以医务人员的劳务技术和知识价值得到了进一步体现。


抓好这三项工作的同时,我们还要认真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一方面要加强公立医院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建设,成立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和管理服务中心。另一方面要推动医院监管更加规范科学,突出正面激励和反向约束的鲜明导向,加强公立医院的绩效管理,使我们医院的治理水平、管理效能和服务质量得到全面提升。谢谢。


中新社记者:


请问各地在公立医院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工作实施过程中有哪些有力的抓手?


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副司长 薛海宁:


谢谢您的提问。为了推动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我们是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在统筹推进。从国家层面我们联合有关部门印发了在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医保支付改革、薪酬制度改革、医务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等等方面的政策文件,同时实施推进了一系列的高质量发展行动,来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方向。


在省级层面我们推动11个综合医改试点省,以省域为单位,率先探索各级各类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模式,同时11个省之外的其他省份也都印发了文件,在积极的推动。在地市级层面,我们会同财政部分两批确定了30个城市来实施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在医院层面选择了14家大型高水平公立医院开展高质量发展的试点。我们今天发布会上的湘潭市、华西医院、协和医院分别是我们城市公立医院改革示范项目和14家高水平试点医院的代表。


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是我们现阶段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探索新经验的重要抓手之一。总的来看30个城市都进一步加强了对医改工作的组织领导,都围绕着示范项目的目标任务在积极的深化改革,在加大力度探索创新,也都形成了一些好的做法。


第一个方面在加快构建有序的就医诊疗新格局。示范城市都积极的推动区域医疗资源的合理布局,引导各级各类公立医院落实功能定位,让人民群众就医更加公平可及。特别是第一批的示范城市,因为已经实施了将近两年时间,第一批示范城市2022年县域内的住院量占比平均由72.9%提高到76.1%,参与同级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公立医院占比也由平均83.3%提升到92.3%。以地市为例,像第一批城市河南省周口市整合优化市域内的医疗卫生资源,组建紧密型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积极探索医保基金打包支付、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这样一种机制,激励医疗机构以健康为导向的服务方式的转变,引导群众合理就医,控制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第二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水平。第一批的示范城市2022年三级公立医院的CMI的指数平均值由0.97提升到1.02,出院患者四级手术的占比平均由14.8%提升到18.7%,可以看出我们地市的医疗机构诊治疑难重症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像山东省青岛市加快完善医疗学科的专业化布局,提升急诊急救妇产儿科等等这些专科的能力,也推动关键领域的技术创新,补足城市医疗服务的短板,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第三是完善公益性导向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各示范城市都进一步加大了财政的补助力度,有序开展医疗服务价格评估和动态调整。同时积极推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务人员薪酬制度改革,通过改革公立医院的运行机制更加优化,公益性导向也进一步的强化。比如市福建省三明市强化“三医”协同,持续挤压药品耗材的虚高价值,11次动态的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公立医院的收支结果得到进一步优化。同时实施薪酬制度改革,探索年薪制,不断地提高医务人员的收入水平,这些都是好的做法。


此外,其他的很多地市在改革中也探索了一些好的做法、好的经验,也欢迎记者同志们深度的调研采访,谢谢。


新华社记者:


我们在报道中观察到像贵州、安徽、福建等地方的患者在当地也能够享受到协和医院的医疗资源,请问北京协和医院在推动医疗服务、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方面有哪些积极的探索?


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 韩丁:


北京协和医院是高度重视,积极响应和落实国家的相关政策。按照“一院多区全网络”的布局,发挥国家级龙头医院的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让当地的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协和的优质医疗服务。我从下面三个方面简要介绍一下。


一是做好核心院区和国家医学中心的建设。医院坚持“定位明确、功能互补、错位发展、同质管理”的理念统筹规划布局,其中东单院区发挥核心基地的作用,聚焦疑难重症、罕见病。西单院区大力发展特色学科群,大兴院区致力于建设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全国重点实验室,雄安项目现在作为国家医学中心的建设主要承载地在积极推进。还有离岛综合体北京协和医院澳门医学中心项目今年年底将启用。


二是积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的扩容下沉。医院充分发挥学术引领、技术支撑和人才培育的作用,重点输出“协和模式”和“协和标准”,长期坚持援疆、援藏、援蒙、援青,帮扶安徽阜阳等。变输血为造血,推进大病不出省从愿景逐步变成现实,让各族群众都能感受到党和国家医疗惠民的温暖。此外我们还跟贵州省政府签署协议,帮扶共建贵州的三家龙头医院,再通过龙头医院辐射带动全省联合打造区域医学中心。另外我们也指导福建漳州创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促进海峡两岸融合发展。


三是提速远程医疗、紧密型医联体、质控中心和专科联盟网络发展。我们建成了近400家全国各地医疗机构都参与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指导帮助当地医疗机构解决疑难重症的诊治问题。另外紧密型医联体释放了区域的协同力量,我们重点和属地北京市东城区的几家医院共建了区域联合医联体。另外我们的多个科室和多家市级专科医联体建立了紧密联系,上下联动,双向转诊,就医环节无缝衔接,通过全国罕见病的诊疗协作网以及十家国家级的质控中心以及专科联盟,助力全国医疗机构的质量同质化发展和医疗服务能力的持续提高,让更多的群众受益。


封面新闻记者:


华西医院作为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在高精尖科技创新方面有哪些进展?谢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 李为民:


谢谢记者提问。华西医院作为医疗系统的国家队,正如刚才薛海宁司长所讲,不仅仅要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同时我们医院始终坚持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围绕危害人民生命健康重大疾病的临床难点问题持续开展临床技术创新,科技攻关,解决一批诊疗设备、进口药品、高端生物材料等“卡脖子”技术难点问题,切实使人民群众获益。


一是建立完整的创新体系与转化的应用机制。首先,人才是关键,我们除了医疗团队之外,构建了以临床医学、分子生物学、信息学、材料学等不同专业组成的6400多人规模的专兼职的科研团队。其次,以12个国家级的科研平台和34个省部级平台作为基础,形成转化医学研究全链条的创新链。从资金来源方面,我们设立了学科发展资金,每年我们投入近5亿元支持创新药物、创新器械、创新诊疗方案的临床及转化研究。最后,我们也建立转化激励机制,出台制定了“华西转化九条”,鼓励我们的医务人员、科技人员进行转化创新,其转化的成果80%到90%奖励给团队,从而激发了我们科研工作者的转化内生动力。


二是将创新成果直接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针对我国目前高端医疗设备、创新药物、新型生物材料大部分依靠进口,同时原创的现代诊疗技术和方案还不多的难题,持续开展临床转化研究。近五年,全院科技成果转化200多项,转化合同金额超过10亿元。在创新药物方面,我们自主研发了Ⅰ类新药“超长效局部麻醉药”也已经正式上市,麻醉药物的有效时间延长到了50多小时,有效缓解了患者持续疼痛的问题。在现代诊疗设备方式,集中攻关高端电子生物芯片技术,解决分子诊断卡脖子的核心技术;攻关质子重离子治疗装备的瓶颈技术,实现高端设备的国产化。


在高端生物材料方面,研发出全球首款全释放可回收式介入生物主动脉瓣,解决了介入生物主动脉瓣卡脖子的困境,量化生产国内多个生物组织产品,打破了高端植入类医疗器械进口垄断局面,让群众能够用上质优价廉、自主生产的诊疗材料。


在外科治疗微创化技术方面,针对发病率高、危害大,严重影响老年人生命质量及寿命的老年性瓣膜心脏病,我们研发了微创介入的技术,从而破解患者无法忍受传统开胸手术的难题。我们也突破腹腔镜技术的手术禁区,开展低位结直肠癌微创手术,使得低位直肠癌患者从过去仅有25%的保肛率提高到现在的85%,从而进一步改善了低位结肠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诊疗方案方面,我们研发了肺癌早筛早诊早治的新技术,早期肺癌的诊断率从过去的15%提升到现在的40%。也建立了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华西方案,明显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死亡率。谢谢。


总台央视新闻中心记者:


请问湘潭市是怎么通过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来不断地满足老百姓的就医需求?


湖南省湘潭市市委副书记、市长 胡贺波:


谢谢您的提问。湘潭在去年成功申报了国家公立医院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示范项目,我们特别珍惜国家这次给予我们试点的机会。我们强化公立医院的主导地位,强化公立医院的公益属性,而且特别创造性地推动了公立医院改革和发展的“六项提升工程”,那就是注重发挥区域龙头医院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城区的医联体和县域的医共体建设,从而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扩充、合理布局和下沉。而且我们还在同时推动韶山市率先实现人人享受的安全、高效、便捷的高品质的医疗健康服务,应该说我们的成效是阶段性的,而且也非常显著,我想大概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医院运行的效能实现了全方位、全领域的提升。这里有三个关键,一个就是规划建设。这个规划建设就是系统的推进不同层级的重点专科建设,有国家级、省级和市级,构建系统连续、功能互补的临床专科群。今年我们就有五个重点专科获批了国家重点专科的建设(培育)项目。


二是医院的管理。我们在城区联合四家综合医院,协同6家专科医院,联系24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建了湘潭城市医疗集团,在推进医疗药品耗材的集采、信息化管理等方面实施一体化。而且实施公立医院的全面预算管理,全成本核算,强化医院的内部控制,提高医院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有一组数据,截至今年8月,我们公立医院管理费用的占比为8.8%,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42个百分点。但同时公立医院的人员经费占费用总额的比例达到了43%,提高了2.6个百分点。人员薪酬中稳定收入的比重达到了49.53%,提高了13.72个百分点。这组数据有升有降,体现了我们医院管理效能的提升。


三是人才培育方面,大力实施医卫名家和骨干人才的培育工程。通过两年的努力,我们培育了医卫名家和骨干人才132人,就是通过科学的规划、精细的管理和引进培育高素质的人才,推动医院运行效能不断地提升,能够为群众提供更方便、更可及的医疗服务。这是成效的第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是群众的就医负担实现了阶段性、实质性的降低。我们持续推动医保DRG付费国家改革试点,引导医院主动控制成本,充分发挥医保基金对公立医院的保障和激励引导作用,促进医院更加规范诊疗,让患者享受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与此同时我们全面落实药品耗材的带量集采,有效节约的医保资金,降低了用药成本。也有一个数据,到今年8月,出院病人的均次住院费用下降了770余元,同比下降了7.8%,也就是切实减轻了群众就医的负担。这是第二个方面的成效。


第三个方面的成效是群众的健康服务便捷化持续改善。我们不断地优化创新服务供给,推行了预住院、日间手术、团队诊疗等新型服务模式,推广家庭医生个性化签约服务,开展“互联网+医护到家”的服务,在全市范围内组建了453个家庭医生团队,下沉融入到1269个社区网格,为群众打造好家门口的医院,让群众享受就近的就医服务。同时还推进医院管理、基层卫生、疾控平台、妇幼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提供便捷就医的“一卡通”、健康档案的“一档查”、就医缴费的“一码付”、区域协同的“一键救”等数字医疗服务,构建起预防、医疗、康复、管护于一体的医防融合机制。比如说在韶山,家庭医生的签约就实现了全覆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患者的基本药物实行免费提供,基层诊疗量的占比达到了70%以上,比改革之前提高了20多个百分点,这样群众的获得感有明显增强。


中国网记者:


技术支持: 南阳市开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