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66岁女性,既往多发脑梗死病史,本次出现“头晕、右上肢无力、失语”,考虑新鲜脑梗死,入住我院神经内科行脑血管64排CTA提示:脑血管未见明显异常,彩超提示:左下肢肌间静脉血栓形成,发泡试验:大量右向左分流,期间反复发作失语、肢体无力,考虑本次脑卒中的发生与卵圆孔未闭相关,经我院神经内科老师筛查后,与心内科、超声科团队会诊后,一致认为行介入封堵治疗。
近日,在张俊芳副院长、曾显阁主任(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外科)、庞春强主任指导下,贾海燕副主任仅用时25分钟成功完成我院首例经皮卵圆孔未闭(PFO)封堵术,术中、术后行心脏彩超:未见心包积液,封堵效果良好,牵拉试验证实封堵器位置稳定,无明显残余分流。
“没想到困扰我多年的脑梗死病根居然在心脏上,感谢西峡县人民医院让我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范某激动的说。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心导管技术的发展,相当一部分分流性先天性心脏病(如动脉导管未闭、房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可经介入治疗根治。同时经皮介入PFO封堵术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的优点。手术从大腿根部腹股沟区穿刺股静脉,循人体自身大血管路径(股静脉→髂外静脉→髂总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将封堵器送达并固定于未闭的卵圆孔处,PFO封堵术主体部分耗时约30分钟,术后仅在大腿根部留有针眼大小穿刺伤口,术后半年PFO平均闭合率可超过98%。
该手术的成功实施是我院心内科继急诊PCI、IABP、起搏器植入术等技术之后的又一突破,标志着我院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什么是卵圆孔未闭
卵圆孔是胚胎期心房间遗留未闭的通道,它类似一个功能活瓣,位于心脏房间隔之上,出生后大多数人粘连、融合,若3 岁以上未完全融合,则将遗留的裂隙样通道称为卵圆孔未闭(PFO)。一般认为成年人发病率在25%左右。近年研究发现,卵圆孔未闭与不明原因脑卒中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还存在导致反常栓塞的可能,从而威胁患者的生命。
二、卵圆孔未闭常见并发症
(1)偏头痛
偏头痛的发生率男性为6%,女性为15%-17%,其发生机理暂不明确。据文献报道,偏头痛患者卵圆孔未闭的发生率可高达14.6%-66.5%,先兆性偏头痛卵圆孔未闭的发生率更可高达26.8%-96.0%。各类实验研究表明,封堵卵圆孔未闭可使46%的偏头痛完全治愈,83%的偏头痛症状明显改善。
(2) 不明原因脑卒中
不明原因脑卒中的发病率约占缺血性脑卒中的25%。近年,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卵圆孔未闭是不明原因脑卒中的一个重要病因,且为独立危险因素。特别是小于55岁的不明原因脑卒中患者,约40%-50%发病已证明与卵圆孔未闭相关。
三、经皮卵圆孔未闭封堵术的优点
介入治疗能预防脑卒中和改善脑卒中预后,对于患有偏头痛的患者介入封堵治疗卵圆孔未闭可明显治愈或能缓解患者的偏头痛症状。经皮卵圆孔未闭介入封堵术,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的优点。
|